茶油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木本食用植物油,是茶樹上"油茶果"提取而成,油茶果從開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整整一年,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山茶花開于秋季,果實成熟于次年花開時節,采摘時分山茶花已是盛開怒放,花果并存,同株共茂,乃自然界一大奇觀,堪稱人間奇果。油茶樹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生長在連綿疊嶂的群山之中,飽含天地靈氣,是純天然有機綠色食品。
茶油(又名山茶油、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東方橄欖油,貢油,保健油,月子油,孕婦油,萬精油,神油,苦茶油,木油)取自油茶樹的種籽。山茶油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去殼,曬干,粉碎,榨油,過濾,全過程均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純天然綠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膽固醇、************和其它添加劑。經測試: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油酸達到80-83%,亞油酸達到7-13%,并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豐富的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經科學鑒定,山茶油的油酸及亞油酸含量均高于橄欖油。
油茶樹野生長成,常青長壽,樹齡可達200年以上。明代南城詩人鄧直在其《山茶百韻》中就曾說到油茶樹“壽經三四百年尚如新植”。
油茶樹作為我國特產的食用木本油料樹種,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清道光八年(1828年)《永州府志》、同治元年(1862年)《武陵縣志》、光緒十二年(1886年)《 陽縣志》中就有油茶樹的形態特征以及茶油食用的記載。
山茶油的“十大別稱”
別稱之一 ——東方橄欖油
經油脂專家研究發現,山茶油所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其中的油酸、亞油酸等成份的搭配比例與橄欖油都極其相似,甚至超過橄欖油,所以將山茶油稱之為“東方橄欖油”。
此外,山茶油中含有橄欖油所沒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如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等,其中山茶甙有強心作用,山茶皂甙有溶血栓作用,防治血管硬化所致的多種心腦血管疾病,而茶多酚具有降低膽固醇、化學預防腫瘤等作用。
別稱之二——保健醫生
經營養專家研究,山茶油的食療功能有12項之多,如降血壓、防治心臟病、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偏頭痛和頭暈、增強健康人的腦活力、防治膽結石、減肥、健美美容、防治便秘、防癌抗癌、有助增強肝功能等。如此廣泛的食療功能使得營養學家、防病專家和山茶油食客們欣喜異常,把山茶油稱之為“保健油”、“膳食良藥”。
別稱之三——血管清道夫
山茶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和良好的生物膜流動性,所以能清除血管內壁上的脂肪和膽固醇,清潔血液中的雜質,疏通毛細血管和動脈血管,增大血管輸血截面,軟化滋潤血管,恢復其彈性,使血管保持“年輕態”。
別稱之四——月子寶
孕婦吃易消化、高營養的山茶油可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維護母子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充分補充妊娠期間母子所需的高質量油脂營養。實踐證明產婦吃山茶油可使產后體質恢復快,妊娠紋少,產后發胖可易可明顯改觀。
別稱之五——女人油
一、是令皮膚光滑, 山茶油中的高含量的不和脂肪酸被稱為“美容酸”,且有顯著的美容功效。女性長期食用山茶油能使皮膚變得光滑、緊繃、潤澤。
二、是預防緩解痛經, 有些女性在例假前或例假中會發生腹部絞痛,這與一種叫前列腺素E2的炎性物質有關,而山茶油中的W-3可以阻止前列腺素E2的產生,因此長期食用山茶油的女性不易發生痛經。
三、是舒緩更年期不適,維生素E可緩解更年期不適癥狀
四、是促進懷孕及胞胎,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對治療不孕癥有效。
別稱之六——育子油
孕婦吃山茶油對胎兒腦部發育很有益處;山茶油是最近似于人奶的自然脂肪,嬰兒吃了可使其健康成長;學生山吃茶油可增強思考力和記憶力。
別稱之七——聰明油
醫學研究表明,油酸和亞油酸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DHA,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腦黃金,它對大腦的發育、視力的發展、智力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山茶油中富含油酸和亞油酸,人們就將之直接呼之為“聰明油”、“腦黃金”。
別稱之八——減肥油
現代肥胖癥、心腦血管疾病、富貴病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食用劣質油脂或過分油膩造成的,而山茶油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油脂,它所含的90%左右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不聚脂”特性,不僅自身不在內臟及皮下沉積,而且能夠阻止脂肪沉積,所以吃山茶油可避免發胖。
別稱之九——抗癌油
山茶油中的Ω-3脂肪酸和茶多酚能促進癌細胞的自然死亡,減緩癌腫瘤的生長速度。Ω-3脂肪酸還可以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可以增加化療的功效。
別稱之十——長壽油
人老老在血管上,而山茶油能使人很好地保養血管,使血管保持“年輕態”。經專家研究得出驚人結論,在吃山茶油的人群中,長壽老人的比例明顯增多。
目前,國內外食用油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山茶油也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潤心茶油山茶油本著不斷創新,服務消費者的經營理念,生產了高品質,多品種,適用不同人群大的純天然綠色植物油,力求為消費者營造健康、營養、美味的富有東方特色的山茶油品牌。
茶油的歷史及文化
據公元前三世紀的《山海經》緒書記載:“員木,南方油食也”。這里所說的“員木”即油茶,可見我國民間當時就開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歷史上,茶油曾經是“皇封御膳”用油,享用茶油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食用茶油后,曾為之賦“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沖出安昌春”的詩句。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視察黃河險工,知縣吳世碌以茶油進奉,雍正食之大喜,稱贊“懷慶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媲美”,并傳旨廣開油茶館,茶油由此盛名遠揚。
現在人們也發現因茶油特有的低碘值,故穩定性較其他食用油更好,不易變質,易保管;對人體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種植物油之冠;亞油酸含量符合人體需要量,二者含量達90%左右,不含膽固醇,可抑制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名家談茶油
【 農政全書】茶油可療痔瘡、退濕熱……
【綱目拾遺】可潤腸、清胃、解毒、殺菌……
【農息居飲食譜】茶油可潤燥、清熱、息風和利頭目……
【隨之居飲食譜】茶油烹調肴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
【中國中醫藥大辭典】茶油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重要的疾病預防價值,可概括為: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腸胃吸收功能,促進內分泌腺體激素分泌,防治神經功能下降,提高人體免疫力。
【名家學說】長期食用茶油可明目,亮發,潤肺,清熱,解毒,諸油惟此最輕清,故百病不忌。
【中藥大辭典】記載茶油主治功效:潤腸通便,用于疝氣腹痛,蛔蟲性腸梗阻;清熱化濕,用于燙火燒傷;殺蟲解毒,用于疥廯。
【營養學報、臨床兒科雜志】等權威機構都曾對山茶油維護機體健康、預防高血壓和血管疾病、抑制動脈粥狀硬化、降低膽固醇、消除機體內酯質超氧化物等方面的保健作用作出了肯定和報道。孕婦在孕期食用茶油不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十分有益。精煉茶油外用還可以促進創面止血、加速愈合;用于護法,可防頭發斷裂和脫發;浴后擦身,可防治老年人冬季皮膚瘙癢。